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舊聞解密
投稿

1953年毛澤東為起草憲法絕密南行

2017-03-07 23:33:29 來源:黨史縱覽 作者:姚申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作為“五四憲法”起草地,杭州記錄下了一段輝煌歷史。在這里,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澤東率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起草了憲法草案初稿,史稱“西湖稿”。

                                        專列上度過花甲大壽
    1953年12月24日下午3點多鐘,一輛專列緩緩地駛進了前門火車站。陳長江等80多名警衛(wèi)人員將很多書、文件、衣物、床上用品等搬上了列車。這些東西讓車上的服務員吃驚,特別是車廂高高堆起的書占據(jù)了一節(jié)車廂的好些地盤,其他行李卻很簡單:一件打補丁的舊睡衣、兩塊灰色的舊毛毯……如此愛看書、如此儉樸的中央首長究竟是誰呢?服務員充滿了疑問。
    20多天前,服務員們就被領導叫去談話,說要執(zhí)行一次既重要又光榮的任務,這是全國人民的重托,要保證完成好。細心的服務員發(fā)現(xiàn)檢查列車準備工作的竟是鐵道部長滕代遠、公安部長羅瑞卿 。
    第二天早飯后,車上的服務員才知道這位神秘的首長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要離開北京,前往浙江杭州,帶著憲法起草小組的成員開始做一項為新中國法制建設奠定千秋基業(yè)的大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早在一年前,全國政協(xié)常委通過了周恩來總理關于起草憲法的決議報告。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發(fā)表元旦社論,提出把“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通邊國家建設計劃“列為1953年的三項偉 大任務之一。當時,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制定的《共同綱領》一直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毛澤東親自掛帥,擔任憲法起草委員會主任,主持憲法起草工作,但由于期間部分省市受災、國家忙于救災,以及毛澤東因工作繁忙數(shù)次病倒,憲法起草被推遲了。毛澤東這次離京就是要擺脫北京的日常事務,集中精力搞好憲法起草。
    專列向南奔馳著。在專列上,毛澤東度過了自已的花甲大壽。 
    28日凌晨,專列抵達目的地杭州。毛澤東和隨行人員下了車,在浙江省委領導同志的陪同下乘車前往杭州北山路84號。
    “西湖風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園。”在西湖周邊大大小小的莊園中,劉莊獨領風騷,被冠以“西湖第一名園”。毛澤東便 下榻在劉莊一號樓。北山路84號大院30號樓是毛澤東一行人的辦公地點。
                                               規(guī)矩要立好
    為了起草憲法,毛澤東和起草小組成員廣泛閱讀和研究了世界各類憲法。憲法起草工作進展得比較順利。1954年1月9日開始,2月17日左右草案初稿出來了。其間,由董必武、彭真等人組成的憲法研究小組也來到了杭州。起草小組還聘請了周綆生、錢端升為法律顧問,葉圣陶為語文顧問。在毛澤東主持下,起草小組通讀通改。2月24日完成“二讀稿”,26日完成“三讀稿”。在毛澤東的主導下,田家英在其中承擔了很多具體工作和直接修改工作,通常徹夜不眠,甚至累得吐血。毛澤東親自起草憲法.jpg
    毛澤東這次到杭州,一住就是兩個多月。在杭州期間,除了起草憲法,他還專門約請?zhí)K聯(lián)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捷沃西和駐華大使尤金到杭州會談,介紹了中共黨內(nèi)和國內(nèi)的一些情況。毛澤東在杭州的最大收獲就是每天堅持爬山。葉子龍問他何時回北京,毛澤東地答非所問地說:“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法,從黨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將來我不做黨和政府主席了,誰當也要按照它做,這個規(guī)矩要立好。”
  在杭州期間,正是中共中央剛剛作出《關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決議》, 農(nóng)村互助合作運動在全國迅速發(fā)展起來。毛澤東時刻關注著這一運動的發(fā)展情況。他多次聽取浙江省委負責人關于試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情況匯報。在3月初的一次匯報中,他得知紹興東湖農(nóng)場通過科學種田,使當年的“放鴨畈⑥”變成浙江有名的高產(chǎn)樣板田,十分興奮,當即向譚啟龍表示,他要親自去看看。
    3月初,經(jīng)毛澤東審定和修改的《憲法草案在文字上的特點作了說明:“憲法是必須在全國人民中間普遍宣傳和普遍遵守的,因此,條文固然要盡量簡單,文字尤其要盡量通俗。從這個觀點出發(fā),憲法草案的文字完全用白話寫成,凡是可以避免的難懂的字眼,一律加以避免。”
    3月9日,憲法起草小組拿出“四讀稿”。至此,憲法起草小組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討論修改憲法草案,提供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稿本。
                                          拒絕命名“毛澤東憲法”
    3月17日,毛澤東一行回到北京,立即著手召集憲法起草委員會會議討論憲法草案。經(jīng)過歷時80多天的廣泛討論和反復修改,憲法草案提交全國人民公開討論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
    6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憲法草案全文,并發(fā)表了在全國人民中廣泛地展開討論憲法草案的社論。此后在兩個多月里,全國各界共有1.5億多人參加了憲法草案的討論,他們熱烈擁護,又提出110多萬條修改或補充意見。討論中提出的意見,都由各地黨政領導部門及時上報中央。許崇德回憶說:“1954年是特大洪災。交通中斷了,大水沖掉了公路、鐵路,當時的討論意見用飛機運送到北京來,那真是感動人。”
    8月4日,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給中央一個電報,說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有代表提出,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毛澤東主席最高榮譽勛章。毛澤東在這份電報上批示:“請即復不要通過此項提案。”在全民討論中,還有人提議把這部憲法命名為“毛澤東憲法”,也被毛澤東拒絕了。
    經(jīng)過全國性大討論,憲法草案又作了一些重要修改。后來因這部 憲法在1954年頒布,史稱“五四憲法”。杭州北山街84號30號樓邊的平房——毛澤東在杭州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辦公地址.jpg
責任編輯: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