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13日報道]題:為什么核武器的影響不該只用當量衡量。
隨著“核敵對”概念從冷戰(zhàn)時期發(fā)展到今天,并成為當今的討論話題,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研究人員經測算發(fā)現, 即使一次有限的核打擊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全球影響。
生物系統(tǒng)工程師亞當·利斯卡領導的一個專家團隊在新報告中寫道,僅一枚核彈頭就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氣候變化,導致大范圍的干旱與饑荒,并奪去10億人的生命。
在冷戰(zhàn)的50年間,確保相互摧毀的原則讓蘇聯和美國彼此制衡。兩國都意識到,如果一方發(fā)動襲擊,雙方都將遭遇滅頂之災。
然而,舊的原則或許再也不適用,因為更多國家——包括朝鮮——已經獲得核武器。
國際安全與核政策專家、報告的聯合作者泰勒·懷特說:“我們正在忘記冷戰(zhàn),我們正在忘記這一點有多重要,即使一場不涉及美國的沖突都可能影響到我們和全世界的人。”
盡管朝鮮尚未研制出具有報告中所說的那種巨大破壞力的彈頭,但在上周,朝鮮的核籌碼增加了。該國成功發(fā)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有能力將核彈頭投向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以及亞洲和中東的城市。
此外,政策分析人士說,一些核國家已經采用允許進行有限核打擊和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例如,俄羅斯的國防戰(zhàn)略旨在利用有限核打擊以威懾或結束常規(guī)戰(zhàn)爭。如果美國或某個盟國處于嚴重的軍事危險之中,抑或對化學和生物武器襲擊進行報復,又或者要遏制無賴的有核國家,美國的軍事戰(zhàn)略師或許會考慮有限度地使用核武器。
利用美、俄、中、英、法五大有核國家目前持有的19種核武器的相關公開數據,利斯卡和同事計算出究竟需要多少核彈頭才能引發(fā)所謂的“核秋天”或核干旱”。盡管“核秋天”不像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預測的“核冬天”那么嚴重,但“核秋天”依然會嚴重影響地球的氣候。
利斯卡說:“問題不在于是否可能出現核干旱,而在于什么因素會增加它出現的幾率,以及采取什么行動可以緩解潛在的毀滅性全球影響。”
其他科學家此前已經發(fā)現,足以摧毀洛衫磯的核爆炸會把550萬噸煙塵投入平流層。世界各地的陽光、氣溫和降雨都會因此而減少或下降。至少在五年內,適宜植物生長的生長季會大大縮短。全球氣溫將會降至一千年以來的最低點。在某些地區(qū),降雨量可能會減少80%。
地球和大氣科學專家羅伯特·奧格爾斯比說,一次核爆炸制造的煙塵就可以讓地表溫度降低。由于地球大氣的上部和下部之間的溫差縮小,降雨會減少,并讓地球的很多地區(qū)陷入干旱。
奧格爾斯比說:“如果煙塵到達平流層,幾個月都不會消散。”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和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近期都就核武器使用的危險性發(fā)出警告。
利斯卡和同事發(fā)現,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均擁有能引發(fā)核干旱的武器,包括洲際彈道導彈和陸基導彈,并且最多不到五枚核彈爆炸就能引發(fā)核干旱,有時只需要一枚。
利斯卡又說,使用礦物燃料所導致的氣候變化會進一步加劇核武器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F在,更多國家開始利用核能,以減少對礦物燃料的使用。這為更多國家獲取核武器制造了機會。從長遠看,人們?yōu)樘与x升高的海平面而導致的政治動蕩可能加劇全球沖突,并加大發(fā)生局部核對抗的可能性。
利斯卡說:“我們對當今與核武器有關的各種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以說明使用核武器會帶來多么嚴重的影響。明白了這些,我們可以在今后作出更好的選擇。
相關鏈接:
幾百枚核彈就能徹底毀滅地球一遍?
如果幾百枚核彈就能毀滅地球一遍,那地球早就毀滅了。因為截止到1998年5月底為止,全世界總共進行了2058次核試爆,其中美國進行了1032次,蘇聯(俄羅斯)進行了715次,法國進行了210次,英國進行了45次,中國45次,印度5次,巴基斯坦6次。還有以色列朝鮮這種彈丸小國都進行了幾次核試爆,但它們并沒有把自己毀滅哪怕一遍。
對于2萬噸TNT當量的空中核爆炸, 火球最大直徑約為 440米,發(fā)光時間約為2.4秒,穩(wěn)定蘑菇云的高度約為11千米。百萬噸以上大當量的空中爆炸,起殺傷和破壞作用的主要是光輻射和沖擊波,光輻射的殺傷和破壞范圍尤其大,對于城市還會造成大面積的火災。萬噸以下的小當量空中爆炸,則以早期核輻射的殺傷范圍為最大,沖擊波次之,光輻射最小 。空中爆炸一般只能摧毀較脆弱的目標,地面爆炸才能摧毀堅固的目標,如地下工事、導彈發(fā)射井等。觸地爆炸形成彈坑, 可破壞約兩倍于彈坑范圍內的地下工事,摧毀爆點附近的地面硬目標。 原子彈爆炸水柱的高度3公里,無論在海洋里還是在陸 地上,爆炸的的高度都是3公里,只有在空中爆炸,蘑菇云才能達到19公里,在海洋里爆炸的水柱有3公里,沖擊波的范圍是100公里,氫彈爆炸的沖擊波范圍是405 公里。
可喜的是我們60年代就有核盾,97年聯合國《禁止核試驗公約》正式生效,大部分國家都加入此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