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近日,中國北京市天壇公園,引入了人臉識別技術來發(fā)放免費衛(wèi)生紙。騰訊科技注意到,這一高科技新事物,引發(fā)了《紐約時報》等多家外媒的高度關注。
《紐約時報》推出了題目為“中國用高科技工具打擊衛(wèi)生紙盜竊”的新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科技媒體TheVerge、財經網站CNBC、《印度斯坦時報》等國外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
CNN的報道指出,天壇公園公廁的訪客,如今需要和“一臺計算機”進行視覺接觸,才能夠獲得免費的衛(wèi)生紙,這種臉部識別技術能夠防止設備給同一個人重復發(fā)放衛(wèi)生紙,如果訪客需要更多衛(wèi)生紙,則必須再等待九分鐘。
接受CNN采訪的一位民眾表示,雖然進行臉部識別有些麻煩,但是這樣做還是有必要的,可以防止一些人浪費公共資源。
科技媒體TheVerge指出,從此事可以看出,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包括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聲音識別等)正在從智能手機普及到個人電腦,再到公共衛(wèi)生間等新場景中。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掌門人曾經在海外的大會場合,公開展示了“人臉支付”技術,引發(fā)了全球媒體對于中國創(chuàng)新技術的關注。
眾所周知的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中國在許多技術上領先了歐美公司,這已經獲得歐美媒體的認可。比如外媒公認,中國的移動支付目前處于全球領先,甚至到了大街小巷中的小商小販都能夠支持移動支付的普及度。而在美國等市場,消費者習慣了刷卡支付,移動支付目前依然在艱難起步中。
另外在移動聊天工具的平臺化運作上(向第三方開放、接納更豐富的服務和功能),外媒公認中國的微信是創(chuàng)新鼻祖,Facebook的Messenger等產品,都在學習微信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