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直通車
投稿

“雙減”政策落地,大城市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調查 校外培訓:“搶跑”后的理性回歸

2021-08-08 07:24:39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作者:劉博智 龔萍 劉盾 魏海政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7月22日,學而思(海淀黃莊校區(qū))的教室空無一人。 見習記者 張赟芳 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其中提到,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火爆的校外培訓逐步降溫。今年暑假,家長們會作何選擇,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 記者在北京、福州、濟南等地實地探訪校外培訓機構。

這個暑假,對家住北京的陳女士和兒子小張來說,竟變成一場維權之旅。

今年5月份,陳女士就在某知名機構為兒子報名名師的暑期“古文觀止”語文課程,并交納4550元課時費用。但課一天沒上,就遭遇了“金牌教師”放鴿子。

陳女士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位個人形象廣告出現(xiàn)在很多網(wǎng)站和朋友圈的語文名師,竟然會選擇“跑路”。就在開課前一天的晚上6點,這位“金牌教師”在群里單方面宣布:因為被機構方拖欠課時費用,嚴重侵害了其權益,所以他不再擔任該機構的授課教師。

還沒開課,老師卻不見了,群里頓時炸開了鍋。在家長輪番電話和微信轟炸下,本期課程的班主任在群里表示:“正在和校方溝通,會盡快調配新的老師來上課。”

名師“馬甲”眾多,家長難辨真假

66%參與調查的家長贊成從嚴治理、全面規(guī)范校外培訓

陳女士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后知后覺的“雞娃媽媽”。

整個小學階段,陳女士并未給兒子報學科類的輔導班,但到了初中就傻眼了。同班同學有不少都報了課外班,有的甚至全科都報了個遍。陳女士在同事的介紹下也報名了一個假期的線上課程。

在該機構的介紹中這樣描述這位金牌教師:金牌語文名師,五三經(jīng)典高考語文學科外聘專家、某某網(wǎng)首席教育官、副總編輯,成功預測了多年高考作文,2015—2020年高考均有滿分作文弟子……

但是隨著了解深入,陳女士發(fā)覺這些耀眼“頭銜”大多數(shù)都有水分。一位曾經(jīng)在培訓機構工作的老師給陳女士解密這些名師是如何被包裝出來的:

如果教師畢業(yè)于普通學校,培訓機構的宣傳話術是,“在校期間成績優(yōu)異,成就卓越,專業(yè)功底扎實,擅長某某領域”;如果教師有學校實習經(jīng)歷,則要大書特書,“有豐富的教師工作經(jīng)驗,深諳教學規(guī)律,在教學崗位上游刃有余。獲得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某某學科名師、某某學科總教頭、深受孩子喜愛的明星教師,國家教育改革先鋒,獨創(chuàng)某某教學法,所帶學生有80%進入國內雙一流高校。”這位工作人員告訴陳女士,這些培訓機構的常見話術,大部分都經(jīng)過包裝。而一些號稱的名師,有的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

而在家長維權群里,陳女士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都不同程度地在培訓機構“踩過坑”,其中一位家長不僅報了名師語文課,還報了物理、化學等其他學科,金額加起來近萬元。還有家長并不是第一次受騙,去年報的一家英語培訓機構花費8000余元,也打了水漂。

校外培訓到底有沒有用,到底能不能提高成績,是困擾很多家長的頭號問題。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近日開展了線上調查,閱讀量超過10萬,共有超過2.4萬名家長參與。調查顯示,近半家長對校外機構培訓效果不甚滿意。

在經(jīng)歷了一輪輪“搶跑戰(zhàn)爭”后,華南某城市家長李勤(化名)終于看清現(xiàn)實,校外培訓機構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全面發(fā)展。今年暑假,他決定不再讓兒子參加校外培訓了。

在這之前,李勤和愛人因為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加之校外培訓機構一直推銷課程,2020年暑假,他為孩子在多所校外培訓機構報了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學科類補習課程。那個暑假,李勤的孩子幾乎是在校外培訓機構度過的。這期間,李勤很少看到孩子的笑容。

“暑期結束后,孩子就和我說他不想去校外培訓機構了,因為在那學的語數(shù)英等知識是學校課本知識的拓展,讓他壓力有點大。”校外培訓機構布置的一些作業(yè),也讓李勤感到棘手。

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張志勇看來,現(xiàn)在,不少家長緣于對子女未來教育前景的不確定性,患上了嚴重的“教育焦慮癥”,導致中小學生的過度教育,其重要表現(xiàn),就是通過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增加對未來所謂優(yōu)質教育追求的安全感。這種過度教育,不僅違背教育規(guī)律、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

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顯示,逾八成家長與培訓機構產(chǎn)生過糾紛。在各類糾紛中,經(jīng)濟類糾紛最為凸顯,占比高達23%,具體有退費難、商家卷錢跑路、預付費周期過長等。其次是教學質量糾紛,18%的家長認為,培訓機構的教學環(huán)境簡陋,教學質量差,無法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但機構卻不愿采取改進措施。對此,有66%的家長贊成從嚴治理、全面規(guī)范校外培訓。

孩子有了更加多樣的成長選擇

“雙減”落地,吹動教育新風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靴子落地砸起一片水花。多家媒體報道稱,港股及美股教育股集體暴跌。

“雙減”意見的出臺,讓家長劉夢詩(化名)沒有以前那么焦慮了,“減少孩子校外培訓負擔,能讓孩子們都能回歸同一起跑線”。她的兩個孩子,均就讀于華南某大城市一所小學。之前,孩子告訴她,在開學時才學的一些新知識,有不少同學在假期時就提前在培訓機構學了。

這曾讓劉夢詩感到焦慮,想把孩子放到校外培訓機構學習。但因為需要家長陪伴,加上不愿意加重孩子負擔,她聽從學校建議,沒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的補習。“校內的老師都有好的教學方法,孩子在課堂上就能‘吃飽’,綜合素質評價也比較優(yōu)秀。”劉夢詩說。

隨著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的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今年暑假,家長們又會作何選擇,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

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顯示,這個暑假仍有85%的家長為孩子報了校外培訓班。但是與往年一窩蜂扎堆學科培訓的情況不同,目前的校外培訓種類更加多元豐富。

其中,有38%的家長選擇了素質類校外培訓,主要渠道有參加少年宮和兒童中心的課程、報名校外培訓機構等,原因有孩子興趣使然、希望孩子全面發(fā)展、課程吸引力強等。由此可見,“雙減”政策的后坐力正在逐漸顯現(xiàn),越來越多的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時更加理性,學科搶跑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緩解。

在濟南市槐蔭區(qū),青少年宮為該區(qū)學生提供公益性藝術培訓,開展了40余項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深受學生喜愛。福州市鼓樓區(qū)科學藝術宮負責人張秀萍表示,今年暑期人滿為患,與往年相比,要以排隊取號的方式才能選擇自己中意的課程。

對于雙職工家庭,校內托管成了熱門選擇。自教育部印發(fā)《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以來,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暑期托管服務工作。相較于校外培訓,校內托管有著更為完善的硬件設施、更專業(yè)的教師隊伍、更低廉的價格,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認可。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顯示,超三成家長愿意為孩子報名參加學校暑期托管班。

今年暑期,廣州市為著力解決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在11個區(qū)選取條件較好的106所學校,開展小學生暑期托管。第一周參與學生人數(shù)達到了12244人。

得知孩子所在學校開設暑期托管班后,李勤為孩子報了10天的暑期托管。孩子每天回來都會和李勤分享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孩子回來后沒有作業(yè),我們不用因為輔導作業(yè)的問題煩惱,現(xiàn)在親子關系更加融洽了。”李勤從孩子的神情感覺到,他比上校外培訓機構時開心多了。

“老師在課上引導我們開動腦筋,答對了還有獎勵,特別期待第二天的課程。”李勤的孩子告訴他。

另外,學生暑期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顯示,有19%的家長選擇帶孩子旅行,有10%的家長允許孩子宅家放松。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她特意將年假安排在了暑期,為的就是跟孩子一起過暑假。“我們已經(jīng)安排好了假期活動。上午我們在家學習,下午我?guī)е⒆哟蚧@球、騎車,晚上一起看夜景。”該家長說。

對于家長陪孩子過暑假,四川師范大學教授李華平覺得很欣慰:“家長一定要明確暑期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幫助孩子處理好學習與休息、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等關系,真正承擔起主體責任,而不是認為把孩子送到暑托班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要真正從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尤其是促進其精神成長的角度,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雙減”工作的開展是民心所向,也凈化了教育生態(tài)。但是,也有家長表示,“雙減”工作與其他配套措施齊抓共管,才能事半功倍。

在此次調查中,一位陳姓家長評論:“減少中高考科目、杜絕成績排名也很重要,不能用成績好壞給學生分等級。”也有家長認為,應該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教師,發(fā)揮教師的帶動作用,畢竟“只有教師和孩子形成共鳴,攜手共進,教與學才能大踏步前進”。

各地監(jiān)管部門為校外培訓“降溫”

“雙減”政策持續(xù)凈化教育生態(tài)

“有很長一段時間,培訓機構通過販賣焦慮,讓學生和家長認為只有通過額外補習提高成績,但同時行業(yè)也亂象叢生。今后政策穩(wěn)定性下來了,行業(yè)會和政策和解,在國家規(guī)范下健康運行。”面對政策影響,校外培訓紛紛在政策引導下積極轉型,以擁抱變化。一名培訓機構的老師說:“從2018年開始,國家就不斷推出政策,讓整個行業(yè)變得更加規(guī)范,也讓一些不規(guī)范的機構無所遁形。”

其中,加快布局幼兒托管、職業(yè)教育、素質教育的步伐也是機構轉型的一個著眼點。教育投資人徐華認為:“目前政策給予的調整方向其實很多,包括素質類、科學教育、職業(yè)教育等方向,都是政策鼓勵的。政策并未把路都封死,作為企業(yè)可以利用這些契機調整方向,讓股東方認可自己轉型的可能性,雙方共同度過這一時期。”

以新東方為例,在當前售賣課程中,少兒編程、少兒機器人、少兒國際象棋等素質類課程被放在明顯位置。7月28日,猿輔導也正式推出國內首個基于AI互動內容+動手探究的STEAM科學教育產(chǎn)品?频陆逃貞“雙減”政策的公告則聲稱職業(yè)教育未來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業(yè)務。好未來發(fā)布了成人教育品牌“輕舟”,并上線了托管品牌,招收小學生,提供放學接送、餐食、自主提升等服務。以音樂、舞蹈、美術為代表的非學科培訓顯得異;鸨

“雙減”政策意在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guī)范,為過熱的校外培訓降溫。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持續(xù)發(fā)力。

福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圍繞重點對象摸排,嚴查培訓機構證照不全、虛假宣傳、食品安全隱患等違法經(jīng)營問題,并建立了完善的投訴舉報機制,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今年,濟南市把6月份確定為“日常監(jiān)督檢查月”,對全市14個縣區(qū)的3055家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了全面的監(jiān)督檢查,對公示情況以及合同簽訂、安全消防等11項內容等進行拉網(wǎng)式督查,有101家機構存在需要整改的問題,并于6月25日前全部整改完畢。

濟南市羅而小學另辟蹊徑,以豐富多彩的校內培訓吸引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以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為平臺,加大投入力度,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社團文化活動,如“三香五藝”課程、經(jīng)典誦讀活動、組織全員性的合唱比賽等。

監(jiān)管部門的治理,在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也推動著家長觀念的轉變,家長們不再盲目扎堆學科培訓。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顯示,這個暑假,家長給孩子的安排更加多元豐富,也更符合教育規(guī)律。

在北京海淀銀網(wǎng)中心,一位送孩子參加舞蹈課的媽媽表示,現(xiàn)在給孩子報班更多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也不會強迫孩子上補習班,畢竟新聞看多了,了解了培訓機構亂象,也逐漸理智起來了。

然而,中國教科院研究員儲朝暉提醒,在校外培訓機構面臨強監(jiān)管的背景下,一些機構減少甚至關閉了學科類培訓業(yè)務,但是家長對于孩子提高成績分數(shù)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因此,這種需求可能會外溢到家教市場,表現(xiàn)出一定“熱度”。他還特別提醒,在當前,部分培訓機構人員以個體的方式,參與家教市場、深入家庭開展培訓服務,也使得家教市場規(guī)模有所增加。

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也顯示,有11%的家長選擇與其他人拼班請名師輔導,6%的家長選擇了一對一形式的家教。

李子藍升入初中后,他的父親跟幾個家長一起“拼團”請了一位剛從培訓機構離職的老師。估算下來,一個暑假的培訓費竟然比原本在機構要多出一倍。同時,盡管很多學科類培訓機構都在調轉“船頭”,其中仍有不少機構的“美育”“素質拓展”課程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記者在某培訓機構試聽其小學美育課程時,發(fā)現(xiàn)講師依舊在講解語文的常見題型和答題思路。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調查顯示,有24%的家長在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時遇到過以素質拓展為名、行學科培訓之實的情況。

“可以從師資源頭抓起,如嚴禁在校教師違規(guī)在校外從事各種形式的學科輔導,嚴厲打擊培訓機構以‘換馬甲’等形式進入家教市場等。此外,還可以積極鼓勵和引導校外培訓機構補益各類官方暑期托管服務,為孩子提供看管照護、素質拓展等服務。”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說。

“要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凝聚共識,尊重兒童的休息權、健康權,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è)和校外培訓負擔,走出‘短視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從根本上守住兒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線,否則,教育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價值。”張志勇說,實施“雙減”政策,從本質上說,是對一系列教育觀念的糾偏,是依法依規(guī)治教,恢復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態(tài)。

 

 

責任編輯: 任志強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