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直通車
投稿

湖南:邁向教育均衡有“秘訣”

2017-08-16 00:52:27 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李倫娥 賴斯捷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qū)泰禹小學學生在2017春季運動會上進行接力賽跑。 李靜 攝

    ■砥礪奮進的五年·神州看教育14

7300多萬人口,最高一年201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3.1萬億元,居全國第九,但人均才4萬多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第十六。這是湖南省的財力。

但就是這樣的財力,湖南省122個縣市區(qū)卻要在2019年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均衡,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憑什么?

洪水剛退的盛夏時節(jié),記者進長沙、下常德,上岳陽、去永州,過婁底、入郴州,一路尋求答案。我們深刻的感受是:經費不足、鄉(xiāng)村較弱、資源不夠,但只要“督”出動力、政策暖心、措施過硬,也能事半功倍。

    督政督教督學——

    全方位督導讓“一把手”們“坐不住”

半個月,110多人,實地督查44個縣市區(qū)3054所學校,共發(fā)現1.2萬多個問題。這樣一組數字,讓湖南教育系統的許多干部包括學校教師,這個暑假基本沒得休息了。

6月1日,湖南召開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推進會,一個重要議程是副省長向力力約談“問題較多”的20個縣市區(qū)政府主要負責人。“副縣長來的?縣長呢?”向力力一一點名,安排副縣長來開會的坐不住了,滿臉通紅。“離國檢只有不到5個月時間了,還有這么多問題。”向力力一一點出問題所在,具體到縣,“任務重時間緊,要有特殊的措施”。向力力要求并一再強調,要帶著戰(zhàn)略意識抓均衡發(fā)展,要用打攻堅戰(zhàn)、殲滅戰(zhàn)的精神推進均衡工作。20個縣市區(qū)負責人當場簽下了整改責任書。“坐不住了!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帶我看最差的學校,趕快改。”會上記者就聽到其中一個縣的縣長對教育局長說。

“對照問題清單,倒排時間表。”7月4日,衡陽南岳區(qū)區(qū)長王燕到所屬的黃竹小學等學,F場辦公,提出要求,“一定要層層落實,責任到人”。7月7日,花垣縣召開有280多人參加的義教均衡推進會,縣長隆立新嚴厲要求:“再升溫、再加力、再落實。”7月13日,道縣召開教育強縣工作第二次推進會,縣委書記劉勇會強調,全縣上下要齊心協力、緊密配合,職責再明確、措施再落實、督查再強化。7月14日,瀘溪縣調度會上,財政局當場表態(tài),按時撥付教育投入1846.26萬元。

“像有條鞭子在催趕著一樣,不跑不行,跑慢了也不行。”雙峰縣教育局局長朱均平說,去年以來,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教8次,書記、縣長到學校現場辦公6次,投入6億多元改擴建71所學校、新建縣一中。

“就是要通過督查認清差距,發(fā)現問題,瞄準靶向。”湖南省教育廳廳長肖國安說,湖南推進義教均衡的速度“前慢后快”,目的是為各地留出更多時間做好前期工作,夯實基礎,保證質量,防止降格以求。這次大規(guī)模的督查,每個地方至少要檢查70所學校,按差異系數,從最差的看起。

“湖南經濟不太好,我們只有通過嚴格的管理督查,來較快較高水平實現義教均衡。”從事督導工作近10年的湖南省教育廳督導室主任雷桂平說,湖南有中小學1.16萬所,2010年,湖南在全國率先建立省域范圍內中小學督學責任區(qū)掛牌督導制度,責任督學們幾乎每周下學校,推門聽課,走訪座談,“使得每所學校都處于監(jiān)督管理之中”。

目前,全省14個市州和120多個縣市區(qū)已經建立764個督學責任區(qū),有責任督學3644名。永興縣第一督學責任區(qū)在調研村小后,提出“村小維修刻不容緩”,縣里很快出臺了“村小維修三年行動計劃”,投入4000多萬元,103所布點村小全部維修一新。

    設人才津貼、職評優(yōu)先、“公費定向”——

    暖心政策讓鄉(xiāng)村教師“干得歡”

常德市安鄉(xiāng)縣深柳中學教師劉業(yè)慶做夢都沒想到,在鄉(xiāng)村學校工作28年,自己會被評上正高職稱。那是2014年,當時與他一起被評為正高的中小學教師,全省共19人,如今這個數字是165人,其中鄉(xiāng)村教師16人。

“向鄉(xiāng)村教師傾斜。”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夏智倫說。早在2015年,湖南就明確規(guī)定:鄉(xiāng)村教師評聘職稱(職務)時沒有外語成績、發(fā)表論文的剛性要求,且調整鄉(xiāng)鎮(zhèn)及以下學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中級增加5個百分點,高級增加3個百分點,重點用于解決在鄉(xiāng)村學校工作年限較長教師的職稱問題。

城鄉(xiāng)教育均衡,最根本的是師資均衡。如何吸引大批優(yōu)秀教師到鄉(xiāng)村從教,湖南想了許多辦法。早在2009年,湖南湘西的瀘溪、鳳凰等國貧縣,就給在鄉(xiāng)村特別是村小任教的教師發(fā)放生活補助。到2013年,瀘溪村小教師的補助為1200元,鳳凰甚至到了1600元。“全年拿到手的有6萬多元,在我們鄉(xiāng)下算是高工資了。”鳳凰縣茶田鎮(zhèn)和平教學點教師曾令忠說。

瀘溪和鳳凰的做法帶來了連鎖效應。2013年5月,在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鄉(xiāng)村教育生活補助政策出臺之前,湖南省委、省政府發(fā)文,明確對43個縣(市、區(qū))設立農村基層教育人才津貼。“說起來只有一句話,但這個政策能制定實施,是有著相當難度的。”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委教育工委委員陳飛躍說。然而,省委、省政府態(tài)度很明確:義教均衡事關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事關民生福祉改善,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zhàn)略部署。為此,省財政每年新增支出3億多元,僅2016年省財政就投入資金4.02億元,加上縣市配套的2.44億元,9萬多名鄉(xiāng)村教師按學校偏遠與否,每人每月拿到300元、500元、700元不等的人才津貼。

2016年,湖南將人才津貼發(fā)放范圍擴大到51個縣(市、區(qū)),一些地方坐不住了。“我們也參照這個做法。”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盧鴻鳴說。同年5月,長沙出臺相關文件,對全市鄉(xiāng)村教師分類分別發(fā)放500元、700元、900元補助,逐步建立“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

在湖南,實施鄉(xiāng)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yǎng)計劃”,從根本上改變了鄉(xiāng)村教師隊伍現狀。統計顯示,從2006年開始,此舉已為農村學校補充高素質師資2.2萬多人,而全省目前在崗的鄉(xiāng)村教師總數是33萬人。加上從2009年開始招聘補充的3.9萬余名特崗教師,可以說,湖南鄉(xiāng)村教師隊伍的現狀已今非昔比。

有“湖南的西藏”之稱的桂東縣,2006年啟動“公費定向培養(yǎng)計劃”以來就積極組織學生報考,這些年共有200多人回鄉(xiāng)從教。

    全面改薄、對口幫扶、資源共享——

    硬措施讓學校面貌“認不得”

5年投入141億元,7284所完小以上的學校全部完成“合格”建設。

“我們抓義教均衡,既要高標準,又要實事求是。”湖南省教育廳財建處副處長顏勝利說,早在2008年,湖南就提出了“以合格促均衡”的發(fā)展思路。2014年以后,在“合格”基本完成的基礎上,湖南又開始了“全面改薄”。截至目前,全省此項目已累計開工1028.5萬平方米,已竣工938.8萬平方米,累計投入190.1億元。

如此大的投入,在經濟欠發(fā)達的湖南,沒有強有力的政策措施,顯然難以實現。“從省政府到各地,合格學校建設一直被列入為民辦實事的民生項目。”顏勝利說。

郴州資興市三完小,3年前面積才6.9畝,有6個班、270多名學生,3年后這3個數字飛速增長,分別是35畝、42個班、2700多名學生。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得益于政府大手筆投入的3100多萬元。“我們成立了教育項目建設指揮部,城投公司具體負責建設,學校只管接收。”資興市市委書記黃崢嶸說,僅今年1月至5月,全市就完成教育項目建設投資3億元。

7月20日,酷熱。一大早,永州東安縣教育局辦公室干部蔣佩健就領著記者往新圩中學趕。新圩中學是蔣佩健的結對學校,此次任務之一是去督查學校的任務清單完成情況。

“不僅學校結對,教育局干部也要與學校結對。”東安縣教育局局長唐德光介紹,東安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以“一體化改革、集團化辦學”為載體,提高軟實力、促進硬發(fā)展的路子。該縣將全縣68所中小學按類別組建成13個教育集團,“1+X”捆綁,以“優(yōu)”帶“潛”,以“強”帶“弱”,“捆綁”考核、發(fā)展;教育局工作人員每個月在校蹲點3天以上、聽課3節(jié)以上。年終考核不合格的,對集團成員校、所負責督學責任區(qū)當年考核評先“一票否決”,教育局干部則考評減分。劉嶸,東安縣白牙市鎮(zhèn)一小副校長,“集團化”后,她被派往大江口鄉(xiāng)中心校任校長,兩年多下來,大江口在全縣的整體排名由第十九一躍為第二。來自縣教育局的統計數字顯示,近兩年來,集團共開展教研聯盟活動144次,送教432節(jié),教師參與優(yōu)質課觀摩與評課活動2387人次,336名教師支教,13名學校校長進行交流,中層領導掛職35人。用力推此項改革的東安縣縣委書記馮德校的話說就是,此做法是努力建設“學校共同發(fā)展、教師共同進步、城鄉(xiāng)共同攜手”的教育生態(tài)圈,“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師資不足、強弱不均問題”。

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是湖南義教均衡的另一舉措。“30多個文件,每年一個億的專項經費。”湖南省教育廳信息化推進辦公室主任周芳友告訴記者,湖南“三通兩平臺”建設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班班通”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9個百分點。投入不多但效果不錯的“秘訣”是幾個抓手:網絡聯校、教學點資源全覆蓋、以獎代補、名師工作室。記者在岳陽華容縣馬鞍山實驗學校看到,學校不僅早就實現了“班班通”,還創(chuàng)造性地建起了“電子班牌”,樓道里到處都有,校園新聞、通知公告、班級動態(tài)都信息化了。“這是班級管理的好幫手,更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紐帶。”校長周艷說,此前該縣一直堅持的“專遞課堂”,更是真正實現了城鄉(xiāng)教育優(yōu)質資源共享。

信息化拉近了城鄉(xiāng)距離,合格校建設縮小了硬件差距,“公費定向”等措施補充了大量新生力量……這一切,并不等于“薄弱”兩字已消失,更不是意味著城鄉(xiāng)教育已均衡。均衡之路漫漫,均衡任務仍然艱巨。

責任編輯: 劉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