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20:50,窯頭路上的一家網(wǎng)吧,一位玩家頭也不回地接過韓化龍手中的外賣。 記者劉玉樂 攝
1日“爆單”,晚8點,韓化龍在送單。這一天,他總共送了58單。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劉玉樂 攝送單途中,他要不時查看手機。
近年來,隨著外賣行業(yè)的興起,無論酷暑嚴寒,站在濟南街頭總能看到外賣騎手穿梭的身影。2017年過去了,30歲的外賣小哥韓化龍一年跑了近4.5萬公里,以年送15462單的成績,成了某外賣點餐平臺濟南區(qū)域的“跑單王”。每月收入過萬的背后,是他每天早出晚歸,與7歲女兒鮮有溝通的無奈,“今年準備多抽點空,帶女兒去游樂場玩幾趟。”
[“王者”榮耀]
“跑單王”名頭叫響,月入過萬元
2017年12月31日下午,有網(wǎng)友在微博爆料,韓化龍以15462單的成績,成為濟南一網(wǎng)絡訂餐平臺的年度“跑單王”。該視頻播放5萬余次,記者梳理網(wǎng)友留言發(fā)現(xiàn),評論關鍵詞多為“辛苦錢”“注意安全”等。
1月1日下午2點左右,歷下區(qū)山東武警醫(yī)院附近,身著藍色騎手工裝的韓化龍把他的摩托車停放在該點餐平臺窯頭站門前。同事們見他回來,打招呼的頭一句大多是“單王”“跑單王”。韓化龍靦腆一笑,搓著凍僵的雙手進屋,“新年第一天,單子挺多,還沒顧得上吃午飯”。
談及“跑單王”的名頭,韓化龍直呼偶然。原來,2015年因原來所在的單位改制,他光榮“下崗”,一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便決定趁著空閑考個駕照。“那會兒經(jīng)人介紹,就兼職送起了外賣。”
起初韓化龍是一名眾包騎手,由于勤快,很快在同行中“脫穎而出”。2016年底,他入職該點餐平臺,成了一名專職騎手。“然后就是堅持跑,能成第一我很意外。我是此前一天才知道的。”韓化龍說,堅持至今的原因除了勤快外,還來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報酬的激勵,“我這樣使勁兒跑,一個月能掙1萬多塊錢。不想跑的時候,看看工資條就有勁兒了。”
[“王者”攻略]
周圍路“爛熟”,商家出餐快慢都清楚
據(jù)了解,韓化龍的配送區(qū)域以窯頭站點為中心,直徑6公里。作為一個已在附近生活了30年的“老濟南”,那一圈的道路,他早已爛熟于心。“別人看導航的功夫,我都能省出來,再加上我會走不少導航上不顯示的小路,這都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
韓化龍自信地說,看到訂單上的地址,他馬上就能規(guī)劃出最合理省時的路線。“我在這片送餐兩年了,商家出餐快慢我都清楚,我會根據(jù)這些調(diào)整取餐、送餐的路線。”他說,“別人一趟送個四五單,我一趟最多能送10單,還不超時。”
另外,他表示,每天下午2點到5點一般點餐人數(shù)較少,不少騎手看到單量少不愿意送,“閑著也是閑著,我就接單去送。我們一個月會有4天休息日,除非有急事,我一般不休息。這樣日積月累,訂單總量自然就上去了。”
據(jù)了解,2017年1月初,韓化龍換了輛新摩托車。到了當年10月,這輛車就已行駛3.8萬公里,“路上容易出毛病,動力還不行,我就賣了,之后又買了輛好一點兒的車。”當年11月至今,兩個月時間,他摩托車里程表上的數(shù)字已顯示為“6537”公里。累計算下來,“跑單王”的稱號,其實是他一年跑了近4.5萬公里、配送15462單換來的。
這一年,韓化龍靠著這些“優(yōu)勢”,成為“跑單王”。“平時我就對他的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很認可,能取得這個成績,我并不意外。”他所在站點站長說。
[內(nèi)心委屈]
“莫名”收差評最扎心,摔倒先看外賣灑沒灑
高收入的背后,卻是韓化龍付出的辛苦。“早晨9點開始送,晚上10點多下班回家。”他說,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不說,吃飯也不準點,“一般早飯快9點才吃,吃早了中午餓。”原來,中午用餐高峰期正是他的工作高峰期,午餐、晚餐都只能等高峰期過后再吃。
此外,身體上的勞累,遠不及他內(nèi)心的委屈來得沉重。據(jù)了解,2017年他沒有收到投訴,差評卻收到好幾個。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客人點單,平臺提示預計送到時間為19:30,由于等上一個顧客耽誤了時間,他19:35送達,“我接著就給他賠了不是。其實那只是預計時間,前后誤差10分鐘都不算超時。”可令他沒想到的是,當晚查看工作量發(fā)現(xiàn),該顧客給了他差評,“平臺因為差評扣了我100塊錢。我一單就掙7塊來錢,那一晚上就算是都白跑了。”
道路安全問題也是他擔心的。前幾日在送餐途中,他因躲避車輛猛打方向而摔倒,“爬起來第一反應不是看哪兒受傷了,而是看外賣有沒有灑。如果灑了,得賠不說,耽誤時間要再來個差評或投訴,我可吃不消。”為了減少外賣傾斜、撒漏,他特意在配送箱內(nèi)填上塑料泡沫。
[內(nèi)心愿望]
更短時間完成更多單,擠出更多時間帶女兒去游樂場
每月收入過萬,工作時常受氣,“一喜一悲”算是常態(tài)。不過,最讓韓化龍遺憾的是,沒有時間陪伴女兒成長。
韓化龍的女兒今年7歲,剛上小學一年級,“兩年前剛干這行那會兒,孩子還小,想我了就哭。沒辦法,我就在路上斷斷續(xù)續(xù)地跟她發(fā)微信語音聊天。”
女兒漸漸長大,哭鬧漸少,可與韓化龍的交流也跟著少了。原來,早晨女兒由妻子帶著上學,他無法陪在身邊。中午女兒回家,可那會兒正是他工作的高峰期。好不容易等到晚上,他回到家已近晚11點,女兒早已入睡。
韓化龍說,為了能盡可能多陪伴女兒,逢年過節(jié)他都會盡早回家。而他的“早”,也只是提前到晚上9點多。“孩子想去游樂場,我都沒空陪著,都是她媽媽陪著去。有次聽她媽說,孩子睡覺說夢話,說想跟爸爸一起去游樂場,我心里別提是什么滋味。”
元旦這天,韓化龍許下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更加努力,在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更多的單量,擠出更多的時間陪在孩子身邊,多帶她去幾趟游樂場。”
對于韓化龍及眾多外賣小哥來說,寒風中奔波在路上,并沒有新年或舊年的感覺。
匆匆吃過午飯,韓化龍搓搓雙手,啟動摩托車,又出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