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官網(wǎng)發(fā)布了《田家炳博士訃告》,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博士于7月10日上午安詳辭世,享年99歲。
田家炳博士,生于1919年,祖籍廣東大埔。1959年毅然舉家遷到香港,在新界屯門填海建廠,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皮革。1982年,本著“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后代”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捐資創(chuàng)辦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捐辦教育、醫(yī)療、交通、文娛等公益事業(yè)。
在湖北,田家炳捐贈的大樓涉及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此外還有部分中小學。
“我就是用了一點點錢,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已”
“很震驚,也很悲痛。”在深圳出差的華中師范大學合作辦主任王志彬獲悉田家炳先生去世后表示,田先生捐建的華中師大田家炳大樓在辦學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華師人忘不了田先生的巨大貢獻。他捐資助學、積德行善,將感染和影響一代又一代華師人。
2006年6月16日,時年87歲的田家炳先生來到湖北大學,他捐資300萬港幣為該校修建一幢教學大樓。
在湖北大學捐建教學樓時,該校工作人員提出先讓田老坐游覽車看看東湖的風景再接受記者采訪,老人當時就有些不安:“不好吧,這樣會影響記者的工作。”
時任武漢晚報記者的翁曉波曾在湖北大學校內專訪過田家炳先生。翁曉波回憶:當時準備采訪田家炳時,心里不免有些忐忑:這么一位重磅人物,溝通起來會不會有些困難?結果見面交流發(fā)現(xiàn),田老先生平易近人,簡樸謙遜。
時隔多年,翁曉波至今記得田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我是農村出來的,又有過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歷,深知每一樣東西都來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針、一粒米;ㄥX多的時候,自己心里都會很不安。”翁曉波還回憶,在記者的采訪中,老人始終強調一句話:“我就是用了一點點錢,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已,我也沒讓自己吃苦,沒有什么好說的。”
一邊捐巨資一邊恪守節(jié)儉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捐助教育事業(yè)以來,田家炳在全國范圍內累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yè)學校及幼兒園、大約1800間鄉(xiāng)村學校圖書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或學院遍及所有省級行政區(qū),他因此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田家炳的企業(yè)和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受到影響,以至于出現(xiàn)捐款承諾難以兌現(xiàn)的問題。為讓捐款計劃順利實施,83歲高齡的田家炳,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風暴前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低價賣掉,然后把全部的款項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而自己帶著太太,租用了面積很小的一個公寓樓作為新家。2005年,為提前清付落實的項目捐款并擴大捐資,田家炳還將13萬平方米、高24層的田氏廣場售出,獲得款項近3億港幣,將其全數(shù)捐獻給了數(shù)十所大學、中學。
一筆就是幾百萬、幾千萬向外捐的田家炳,在香港,過著堪稱清貧的生活。他沒有自己的私家車,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他沒有高檔的生活享受,一雙鞋穿了十年,襪子補了又補,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每月生活開支僅3000元。他不搞排場,也不喜歡應酬,過80歲大壽,很多人要為他慶祝,他不擺酒,不辦席。
一邊捐巨資,一邊恪守節(jié)儉。這些讓普通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在田老先生看來根本不矛盾。他認為,“捐資又不是浪費,它帶來的收獲和產生的效果,絕對大過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身家一億和十億在生活享受上沒什么區(qū)別,最重要的是把錢用出意義來。我的生活過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這才讓我真正的幸福。”
留財富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后代
聽田老的助手說,他的生活非常儉樸,比如到臺灣出差,田老總是住青年旅社,名義上是離公園近好散步,其實也是為了節(jié)儉。
他知道內地有一些風俗習慣,因此每次捐款前,都會打招呼,一切從簡。哪個地方大魚大肉的招待他,哪個地方就會失去他的捐款。
田家炳常說,“每個人都做一點小好事,最后就會變成一件大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好。每一個人都做一點小壞事,最后就會變成一件大壞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壞。”除了大善,他也從小做起。出門住酒店,他都要自帶肥皂,因為怕“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費”;外出吃飯,他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飲料。一位香港記者問他為什么?他回答道,全港七百萬人,若每人少開一罐飲料,就省下七百萬個罐。
對自己要求嚴格的田家炳,對下一代也嚴加教導。談到下一代的問題,他就會強調:留財富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后代。他的五子四女,一律先進中文學校學習,接受正統(tǒng)中文教育,之后才會送到美、加去讀大學,以適應今天世界形勢的需要。